• 家门口


  • 行业知识

    150 t/h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事故处理(第一章)

    2023-03-29 08:54:06 家门口

    150 t/h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事故处理

    锅炉机组的事故处理

    第一章 事故处理的原则

    1.机组运行中出现事故或故障时,运行人员应严守其工作岗位,按照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处理 。

    2.当机组发生事故时,全体运行人员应综合分析各参数变化 ,设备故障现象,在值长指挥下 ,以主操为主,沉着 、冷静、迅速、准确地处理事故,力求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

    3.在不危急人身及设备安全时 ,应尽量维持锅炉机组运行 ,并随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运行状况 。

    4.当发生与本规程中未列举的事故时 ,处理者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判断,主动采取对策 ,迅速处理事故。

    5.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保持炉温和高温旋风分离器的温度变化率≯80℃/h,但由于机组事故造成床温急剧变化,在20分钟内,应尽可能快地恢复原床温值。

    6.事故处理结束后,应保持好事故现场 ,作好详细记录,并汇报有关领导 。及时组织事故分析及总结经验教训。

    第二章  故障停炉

    第一节  紧急停炉

    因故障或接值长的紧急停炉命令后,应立即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并与机电联系,减负荷停炉。

    一.遇到下列情况应紧急停炉 :

    1.锅炉缺水,使水位在汽鼓水位计中消失时。

    2.锅炉满水,使水位超过汽鼓水位计的上部可见水位时。

    3.炉管爆破,不能保持锅炉正常水位时 。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4.燃料在燃烧室后的烟道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

    5.锅炉超压,安全门拒动,对空排汽又打不开时 。

    6.炉床严重结焦,不能正常运行时。

    7.两台给料机故障造成床温不能维持正常运行时(压火)。

    8.仪表电源中断,无法监视运行时。

    9.汽水管道爆破,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时 。

    10.风机故障,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时。

    11.DCS操作站出现故障而又无其它方法监视时。

    二.紧急停炉注意事项 :

    1.迅速断绝进入炉内燃料,及时降负荷运行。

    2.注意调整给水,维持正常给水 。

    3.如果燃烧室内发生爆管,则停止向锅炉供水,并迅速将床料放掉。

    4.如果对流烟道中发生泄露,应维持正常的汽包水位。

    5.紧急停炉的冷却过程与正常停炉相同,但时间可缩短 。

    6.若因锅炉机组外部故障,须紧急停炉时,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7.当值长发出紧急停炉的命令后,应立即退出所有自调,停止给料系统的运行。

    8.随时停止二次风机,并将风机风门关闭,当床温下降1~2℃时 ,迅速停止一次风机及引风机的运行。

    9.如需关闭主汽门时应先开启对空排汽门,再关闭锅炉主汽门。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减温水或关闭减温水阀门,保证锅炉的正常水位。

    10.旋风分离器内的物料是否放掉根据停炉的时间长短情况决定。

    11.如不需保持燃烧室底火时,应按正常停炉操作。

    三.若因锅炉机组故障,应紧急停炉时,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

    1.停止给料,关闭二次风机风门,停止二次风机将事故情况报告班长或值长 。

    2.关闭返料风,停止返料风机,若高过泄露应立即将床料换热器内灰放掉,如水冷壁泄露,可将尾部灰放掉 。

    3.待床温下降至800℃以下时,停止一次风机及引风机,若因水冷壁 、过热器、省料器泄漏停炉时,应保持引风机继续运行 。

    4.注意汽压,水位的变化,保持锅炉正常水位,关闭连续排污及加药门。

    5.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减温水或解列减温器。

    6.因严重缺水停炉时,严禁向炉内上水,关闭给水总门。

    7.汽机不用汽时,关闭主汽门,开启过热器疏水门,其它操作同正常停炉操作,事故处理中应结合单项事故处理规定进行相应的操作 。

    8.如省料器泄露引起的停炉,停炉后要检查水平烟道的积灰情况.

    第二节  申请停炉

    一.锅炉申请停炉的条件 :

    1.水冷壁管、省料器、过热器或减温器漏泄时。

    2.燃烧室内与烟气接触的汽鼓或联箱上的绝缘材料脱落时。

    3.炉墙裂缝或炉架横梁烧红时。

    4.锅炉汽温超过允许值,经过调整和降低负荷,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5.锅炉给水,炉水或蒸汽品质严重低于标准,经努力调整和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6.炉床、床料换热器或旋风返料器下部结焦经处理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7.转动机械故障,振动值超过规定时,或轴承温度超温 ,经处理无法恢复时。

    8.放渣管堵塞,经处理无效,无法正常排渣时。

    9.给水管道泄露,或水位计泄露严重,无法处理时。

    二.处理步骤

    经请示同意后,按正常停炉或压火操作进行。

    第三节  MFT动作

    一.发生下述任何情况都会引起锅炉MFT动作:

    1.同时按两只锅炉主燃料切除按钮。

    2.床温高于1000℃ 。

    3.失去逻辑控制电源 。

    4.3个逻辑控制中有2个显示炉膛压力为高高值(+254mmH2O延时  s)。

    5.3个逻辑控制中有2个显示炉膛压力为低低值(-254mmH2O,延时  s)。

    6.3个逻辑控制中有2个显示锅炉水位为高高值(高出正常水位200mm,延时  s)。

    7.3个逻辑控制中有2个显示锅炉水位为低低值(低于正常水位280mm,延时  s) 。

    8.引风机跳。

    9.一次风机跳 。

    10.二次风机跳 。

    11.总风量小于25%(延时  s)。

    12.燃烧控制系统失去电源 。

    13.风料比小于最小值。

    14.床温低于650℃ ,床下燃烧器未投运 。

    15.床温低于500℃。

    16.炉膛风室压力过高(延时  s)。

    17.所有U阀风机被切除

    18.汽轮机切除。

    19.旋风筒料位高高值(延时  s)。

    20.给料增压风机停运,并且旁路未开启(延时  s)。

    21.超过启动时间。

    二.MFT后将出现以下情况:

    1.给料机切除。

    2.石灰石系统切除。

    3.燃烧器切除 。

    4.冷渣器切除。

    5.所有风量控制改为手动方式 ,并保持最后位置 。

    6.除非风机本身切除 ,否则所有风机控制都将改为手动方式,并保持最后位置。在风机本身切除情况下 ,风机将遵循其逻辑控制程序 。

    7.输出信号给燃烧控制以限制引风机自动控制,从而保证炉膛压力不超出极限值。

    8.除非锅炉处于热态再启动状态,否则锅炉吹扫逻辑被建立。

    三.MFT动作后的处理:

    1.如不是因为引风机、一、二次风机跳闸 ,DCS系统故障所致 ,可直接按以下原则处理 :

    (1)调节风机档板.保持正常的炉膛负压;

    (2)调节给水流量,保持汽包水位正常 ;

    (3)迅速查明MFT动作原因 ;

    (4)如MFT动作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明或消除 ,应按停炉处理,并保持锅炉处于热备用状态,

    (5)如MFT动作原因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并消除 ,可按热态启动恢复锅炉运行;

    (6)如因尾部烟道再燃烧停炉时,禁止通风,停运所有风机 。

    2.如果是因引风机、一二次风机本身的原因  ,运行流化风机跳闸而备用风机没有启动,或炉膛压力高高、低低所导致的MFT会造成流化不良或流化停滞 ,应作以下处理 :

    (1)依次启动所有跳闸风机。

    (2)将锅炉风量调节置于手操方式。

    (3)锅炉负荷控制在70%MCR以下 。

    (4)迅速开大一次风机挡板 ,再恢复到原状,当一次风量大幅上升后,观察料层差压显示读数是否恢复正常。

    (5)如果十分钟内重复三次而无任何效果 ,则进一步采取排放床料的措施来松动床料,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6)若MFT动作原因短时间内难以查明或消除 ,应按停炉处理 ;反之,则按热态启动方式启动锅炉 。

    第三章  锅炉水位异常

    第一节  锅炉缺水事故

    一. 锅炉缺水的现象:

    1.汽包水位低报警。

    2.给水流量不正常小于蒸汽流量(水冷壁或省料器爆破时 ,则此现象相反)。

    3.严重缺水时就地水位计指示低于可见水位 ,过热蒸汽温度不正常的升高 。

    4.给水压力低。

    二. 锅炉缺水的原因:

    1.给水自动调节失灵或水位保护失灵。

    2.给水阀门、给水泵故障。

    3.水位计或汽、水流量指示错误 ,未及时发现而引起运行人员误判断或误操作。

    4.给水压力低或蒸汽流量增加太多而调整不及时。

    5.排污不当或负荷突变,相应自动跟踪不及时,运行调整不当。

    6.给水管道、水冷壁或省料器爆管  。

    7.甩负荷过多,向空排汽或安全门关闭过快。

    三. 锅炉缺水的处理:

    1.发现水位低于正常值时,对照汽水流量,校对各水位计 ,以检查其指示是否正确。

    2.确认水位低后,切换给水自动为手动 ,开大给水调门或投入备用管路,加强给水,若阀门卡住应及时消除。

    3.若水位低于-50mm时 ,判断低水位原因 ,调整水位至正常值。

    4.检查各排污门 、放水门是否关闭严密、有无损坏和大量泄漏现象,严密关闭各放水门、排污门 、取样门 。

    5.视具体情况降低锅炉负荷。

    6.若给水压力低应联系汽机提高给水压力或启动备用给水泵 。

    7.水位低至-230 mm时,应紧急停炉,严禁开省料器再循环。汇报值长。

    8.由于严重缺水而紧急停止运行的锅炉在重新上水时必须经运行主管批准 。

    第二节  锅炉满水事故

    一. 锅炉满水事故的现象 :

    1.汽包水位高报警。

    2.所有水位计指示均为高水位 ,严重满水时 ,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伴有水击声,管道阀门和法兰不严密处冒白汽,管道产生振动。

    3.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4.给水投自动时,给水泵转速降低 。

    二. 锅炉满水事故的原因:

    1.给水自动失灵或水位保护失灵。

    2.给水阀门故障。

    3.热工仪表电源消失 、水位计、汽水流量表指示错误,运行人员误判断而误操作 。启动给水泵后未及时调整或切换给水管路时操作不当。

    4.给水压力异常升高;切换备用给水泵操作不当。

    5.电负荷减少,未及时调整。

    6.锅炉灭火后,恢复燃烧过快,水位上升过快而处理不当。

    三. 锅炉满水事故的处理:

    1.及时对照所有水位显示值,汽、水流量,并校对水位计,检查指示是否正确。

    2.确认水位高后,判断高水位原因并调整至正常水位 。

    3.汽包水位升至+50mm时 ,应注意给水自动是否灵敏。

    4.若给水阀门故障 ,应及时消除 。

    5.水位高至高Ⅱ值时,继续降低给水泵转速;并开启事故放水门放水 。

    6.如主蒸汽温度快速下降,应立即关闭减温水 ,开启过热器各级疏水 ,并联系汽机进行调整。

    7.水位至+254mm ,MFT动作,按相关规定处理;并继续加强放水,注意水位的变化 。

    8.确认锅炉严重满水应紧急停炉。

    9.注意监视水位变化,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停止放水 ,检查确认其它条件具备后 ,汇报值长,得到值长启炉命令后,锅炉重新启动 。

    第三节  汽包双色水位计故障

    一. 现象:

    1.控制室工业电视水位指示不准。

    2.水位计汽联通管堵塞或汽门泄漏,水位偏高。

    3.水位计水联通管堵塞或水门泄漏 ,水位偏低 。

    4.水位计汽水联通管堵塞 ,水位偏高 。

    二. 原因:

    1.汽包内水渣及悬浮物进入汽水联通管 。

    2.没有定期清洗水位计 。

    3.检修质量不合格;材质不合格。

    4.冲洗水位计操作不当 。

    三. 处理:

    1.发现就地双色水位计泄漏 ,应及时解列就地双色水位计,关闭汽、水侧阀门 ,开启其放水门。

    2.就地双色水位计爆破时,首先切断该水位计照明,然后解列水位计。

    3.如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中有一只损坏时,应监视另一只水位计的运行。

    4.如果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全部损坏 ,而给水处于自动调节 ,高低水位报警及水位保护动作可靠 ,电接点 ,平衡容器水位表不久前曾与就地水位计进行校对过,证实其准确可靠时,则允许用电接点,平衡容器水位表监视水位 ,维持锅炉运行2小时 ,但必须注意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的平衡;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对已损坏的水位计立即隔绝检修 。

    5.如果汽包就地水位计全部损坏,给水自动调节,高低水位报警不够可靠,但平衡容器、电接点水位表不久前曾校对可靠时 ,则允许根据平衡容器水位表维持15~20分钟的短时间运行,并及时联系检修人员处理。

    6.如果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全部损坏,给水自动调节,高低水位报警不可靠,电接点 、平衡容器水位也不可靠,应立即停炉。

    第四节  水位不明

    在汽包水位计中看不到水位,用就地水位计又难以判明时,应立即停炉,并停止上水 。停炉后 ,利用汽包水位计按下列程序查明水位:

    1.缓慢开启放水门,注意观察水位 ,如水位计中有水位下降,表明为轻微满水。

    2.看不见水位,关闭汽门,并缓慢关闭放水门,注意观察水位,如水位计中有水位上升,表明轻微缺水 。

    3.如仍不见水位 ,关闭水门 ,再缓慢开启放水门 ,若水位计中有水位下降 ,表明严重满水,若无水位出现 ,则表明严重缺水.

    第五节  汽水共腾

    一. 现象:

    1.汽包水位剧烈波动 ,严重时就地水位计看不清楚 。

    2.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大。

    3.严重时过热汽温急剧下降,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向外冒汽。

    二. 原因:

    1.给水及炉水品质严重恶化。

    2.化学的药剂调整不当或未进行定期排污 。

    3.炉内加药过多。

    4.负荷增加过快,压力骤降。

    5.汽水分离装置不良,长期超负荷运行 。

    三. 处理:

    1.立即汇报值长,降低锅炉负荷 ,并保持相对稳定运行。

    2.根据汽温情况,调整设定值或自动改手动,关小减温水 ,必要时解列减温水 ,开启过热器系统疏水,并联系汽机做相应处理。

    3.开大连续排污门加强定期排污,并联系化学增加炉水取样化验次数,改善炉水品质。

    4.控制汽包水位在-50mm ,加强饱和蒸汽品质监视。

    5.冲洗和全面校对各水位计一次 。

    6.炉水品质未改善前,保持低负荷运行 ,严禁加负荷。

    7.待炉水品质合格后缓慢增加锅炉负荷,恢复正常运行。   

    第四章  锅炉承压部件损坏

    第一节  水冷壁及蒸发受热面泄漏或爆管

    一. 现象:

    1.汽包水位迅速下降 ,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增大。

    2.尾部换热烟道有泄漏响声,爆管时炉膛负压变正,炉墙不严密处向外冒烟气 ,含氧量下降 。

    3.引风机入口调门开度不正常增大(自动时),引风机电流增加。

    4. 尾部换热烟道温度下降明显,多级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温下降 。

    5.两侧烟温差过大 ,排烟温度降低 ,底灰排放困难。

    6.爆管后未将炉内蒸汽全部抽出时,冷炉后易出现底部灰斗板结现象 。

    二. 原因:

    1.给水、炉水品质长期超标,使管内壁结垢腐蚀。

    2.管外壁磨损;结焦严重。

    3.长期低负荷运行或排污不当导致水循环不良。

    4.锅炉严重缺水。

    5.管子材质 、制造安装有缺陷 ,检修质量不合格,管内留有杂物,管子焊口质量不合格 。

    6.锅炉启、停过程中未按规程操作,各部分膨胀不均,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三. 处理 :

    1.水冷壁损坏不严重时:

    (1)发现泄漏 ,能维持汽包正常水位时,保持低负荷运行,汇报值长 ,请示停炉。

    (2)检查并注意损坏情况是否迅速扩大 ,密切监视水位、汽温、床温及底灰排出情况,调整炉膛负压、床压,视情况联系汽机增开给水泵;当故障迅速扩大时应紧急停炉  。

    2.若水冷壁严重损坏,加强进水后难以维持汽包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1)留一台引风机运行,消除炉内蒸汽和烟气。

    (2)停炉后,立即停运静电除尘器。

    (3)尽快排出底灰。

    (4)待炉内水蒸汽基本消失后 ,停运引风机,使烟道自然通风。停炉后,尽快安排清除炉内底灰。

    (5)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第二节 过热器管泄漏或爆管

    一. 现象:

    1.床料换热器回料减少或不回料。

    2.过热汽温度有明显变化。

    3.汽包水位出现明显的虚假水位现象。

    4.汽压下降,蒸汽流量减少 ,给水流量变大 。

    5.过热器爆破处有异音,炉墙或包墙不严密处可能有冒烟气现象。

    6.泄漏 、爆管处后温度降低,两侧汽温、床温温差值增大。

    二. 原因:

    1.管内壁结垢或管内腐蚀 ,导致传热恶化。

    2.管外壁磨损或高温腐蚀严重。

    3.管子固定不牢 ,长期处于晃动运行。

    4.主汽温度或管壁温度长期超限运行,使过热器长期超温变形。

    5.锅炉启动期间疏水不够或低负荷时投减温水不当,造成水塞局部过热。

    6.管材不良,焊接质量不佳 。

    7.过热器结构不良 ,锅炉严重超压。

    8.管内有杂物堵塞导致蒸汽流量不均 ,引起过热器局部管子超温。

    三. 处理:

    1.及时汇报值长 ,加强监视 ,注意损坏情况是否迅速扩大。

    2.泄漏不严重时,汽温、燃烧能维持基本正常,允许短时维持运行,但应适当降低负荷,同时汇报值长,请示停炉处理,以防泄漏加剧。

    3.若严重爆破,应紧急停炉处理 ,避免事故扩大并汇报值长及有关领导。

    4.引风机继续运行调整好炉膛负压,排除炉内和烟道内蒸汽。

    5.停炉后维持小流量补水 ,保持水位正常 。

    6.炉内、烟道内蒸汽基本消失,停运引风机进行自然通风。

    7.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进行。

    8.及时清理床料 。

    第三节  减温器泄漏或爆管

    一. 现象:

    1.过热蒸汽温度降低,各导汽管之间的温差增大。

    2.过热蒸汽含盐量升高 。

    3.严重时,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

    二. 原因:

    1.减温器通水量变化过大。

    2.减温器结构上存在缺陷。

    3.检修质量不良,喷嘴损坏或堵塞 。

    三. 处理:

    1.降低锅炉蒸发量,解除减温器。开启过热器管道疏水阀。

    2.严重时,紧急停炉,汇报值长。

    3.不严重时,加强监视调整,请示停炉。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