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


  • 行业知识

    叶轮给煤机检修知识分享

    2023-03-24 09:41:00 家门口

    叶轮给煤机检修知识分享

    图片关键词

    1 、总则

      本规程适用(设备位号:V41201A/B、V41101A/B)QYS-600型上传动叶轮给煤机的维护及检修 。本规程编写时参照的资料有:《QYS-600型上传动叶轮给煤机安装使用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一分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8第1版。

    1.1 设备用途

      来自于燃料煤卸煤槽的煤经本机进入燃料煤No.1胶带输送机 。

      来自于原料煤卸煤槽的煤经本机进入原料煤No.1胶带输送机。

    1.2 设备结构简介

      全机由机架、主传动(即叶轮传动)行走传动 、挡煤帘开启装置、消尘系统、电气控制六个主要部分组成。

      主传动部分由拖动电机、减速机 、叶轮组成。驱动叶轮的电机由变频器调频 ,以达到所需要的叶轮转速及相应的拨煤量 。

      行走传动部分由电机 、减速机等组成传动系统 。

      供电部分由拖缆供电,本机采用动力滑线。

      供水部分由在叶轮给煤机上的水泵、电磁阀、吸水管及喷嘴和管路组成。

    1.3设备技术性能(表一)

    表一
    设备型号
    QYS-600
    最大出力
    600t/h
    叶轮直径
    3000mm
    叶轮转速
    3~12r/min
    物料粒度
    ≤300mm
    适应皮带宽度
    1000mm
    最大轮压
    3000kg
    轨距
    1800mm
    叶轮驱动减速机型号
    功率
    GKA167-Y22-4P-116-M5
    22kw
    行走减速器
    GSA97-Y2.2-4P-231-M1
    行车速度
    3.7m/min
    车轮直径
    φ400mm
    轨道型号
    24kg

    2 、设备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1 主体完整,零、部件齐全。电缆滑线整齐,行走灵活。

    2.1.2 轨道终点有安全档。

    2.1.3 基础、机身稳固,各部件连接螺栓紧固 ,符合技术要求。

    2.1.4 照明、信号和其它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符合要求 。

    2.1.5 防腐 、接地等设施完善、可靠 、符合要求。

    2.2 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 ,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2.1 设备润滑系统畅通,实现“五定” 、“三级过滤”。

    2.2.2 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 、颠簸、和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3 各部温度、转速 、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技术要求。

    2.2.4 设备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

    2.3 技术资料齐全 、准确

    2.3.1 总装配图 、主要零件图易损件图以及使用说明书齐全 。

    2.3.2 设备履历卡片 、运行记录 、缺陷与事故记录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

    2.3.3 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及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

    2.4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 ,无跑、冒 、滴 、漏

    2.4.1设备整洁,轨道无杂物,密封点无泄漏。

    2.4.2 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3采光良好、运行安全。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和设备操作规程。

    3.1.2 按“五定”、“三级过滤”的要求做好各润滑部位的检查和加油工作 ,使之具有良好的润滑状态、消除泄漏现象 。

    3.1.3 检查减速机、电动机及轴承座的温度、声响等状态 。

    3.1.4 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 ,泵停用时 ,排尽剩液 ,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1.5 检查各种安全保护外壳是否良好,扶梯、平台 、栏杆是否牢固 。

    3.1.6 检查导料槽是否有严重磨损及堵料现象 。

    3.1.7 检查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可靠。

    3.1.8 在运行中根据皮带机上煤流的落点,随时调整装在叶轮给煤机上靠煤沟侧的调节的丝杆,以达到正确的落煤位置。

    3.1.9 操作人员随时检查运行情况 ,发现设备不正常时 ,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3.2 定期维护

    3.2.1 每周由维修工对叶轮爪进行一次检查 。

    3.2.2 每15天各加油点进行一次油路疏通并加油。

    3.2.3 每月开盖检查各轴承工作状态 ,视情处理缺陷。

    3.2.5 检查电动机 、减速器 、角型轴承座等底座的地脚螺栓紧固情况。

    3.3 常见故障处理(表二)

    表二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泵输不出液体



    1、注入液体不够
    2、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
    3、吸入高度超过泵的允许范围
    4、管路阻力太大
    5、泵或管路内有杂物堵塞
    1 、重新注满液体
    2、排除空气及消除漏气,重新灌泵
    3 、降低吸入高度
    4、清扫管路或修改
    5、检查清理
    泵流量不足或扬程太低
    1 、吸入阀或管路堵塞
    2 、叶轮堵塞或严重磨损腐蚀
    3 、叶轮密封环磨损严重 ,间隙过大
    4、泵体或吸入管漏气
    1、检查,清洗吸入阀及管路
    2 、清扫叶轮或更换
    3、更换密封环
    4、检查、消除漏气处
    泵电流过大
    1、填料压得太紧
    2、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发生摩擦
    1、拧松填料压盖
    2、检查原因、消除机械摩擦
    泵轴承过热
    1、轴承缺油或油不净
    2、轴承已损伤或损坏
    3、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1、加油或换油并清洗轴承
    2、更换轴承
    3 、校正两轴的同轴度
    泵振动大,有杂音
    1、电机轴与泵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2、泵轴弯曲
    3、叶轮腐蚀、磨损 、转子不平衡
    4 、叶轮与泵体摩擦
    5 、基础螺栓松动
    泵发生气蚀
    1、校正电机轴与泵轴的同轴度
    2、校直泵轴
    3、更换叶轮、校正静平衡
    4 、检查调整,消除摩擦
    5、紧固基础螺栓
    调节出口阀,使之在规定的性能范围内运转
    泵密封出漏损过大
    1 、填料磨损
    2、轴或轴套磨损
    3、泵轴弯曲或划伤
    1、更换填料
    2、修复或更换磨损件
    3 、校直或更换
    车轮运行不平稳、及发生歪斜
    1.车轮轮缘过度磨损
    2.起重机的钢轨不平直
    1.更换巴     
    2.调直、找正钢轨水平
    行走机构啃轨道
    1.两主动轮直径不相等,大车线速度不等致使主体倾斜
    2.金属结构变形
    3.轨道安装误差

    1、更换成对新轮
    2、检修金属结构 ,必要时可进行火焰校正
    3 、调整轨道使其跨度、直线型、标高等均符合技术标准
    行走机构打滑
    1.轨道上有油
    2.同一截面内两轨道标高差过大
    1.去除油污
    2.调整轨道至同一标高
    减速器周期性的齿颠振响声,主动轮尤为显著
    节距误差大 ,齿侧间隙超过标准
    修理、重新安装

    减速器有剧烈的金属铿擦声 ,引起减速器体振动

    高速轴与电动机轴不对中 ,或齿轮轮齿表面磨损不均,齿顶有尖锐的边缘所致
    修理、调整对中或相应修整齿轮轮齿


    减速器壳体、特别是安装轴承处发热
    轴承滚珠破碎或保持架损坏 ,轴颈卡住 ,轮齿磨损 ,缺少润滑油
    更换轴承,修整轮齿,加注润滑油
    给煤机转子
    给煤机叶轮与底板间有异物卡住
    异物清除

    3.4 紧急停车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紧急停车 :

      出料口堵塞;出现较激烈的异常响声和振动 ;皮带有撕起、划伤或断裂危险时。

    d)其他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表二)

    表二
    检修类别
    小  修
    中  修
    大  修
    周期 ,月
    3
    6
    24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各加油点油路疏通并加油 。

    4.2.1.2 检查叶轮爪、叶轮爪护板 ,并视情况进行处理。

    4.2.1.3 检查导料槽, 视情况修理。

    4.2.1.4 调整减速器传动轴的轴间隙。

    4.2.1.5 消尘系统

      检修泵的填料密封 ,更换填料;检查泵的轴承及油路,更换润滑油;清除在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和渗漏;检查及紧固各部螺栓;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喷嘴 。

    4.2.1.6 检查紧固各连接螺栓,检修各安全防护装置。

    4.2.1.7 检修照明信号及清理滑线上污物。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的内容。

    4.2.2.2 检修各传动装置 ,清洗、换油,更换易损件 。

    4.2.2.3 检查车轮的运行状况 ,消除啃轨故障 。

    4.2.2.4 检查主要电气元件及电气保护装置。

    4.2.2.5 更换磨损过大的叶轮爪 、叶轮爪护板、导料槽。

    4.2.2.6 减速机清洗 、检查更换易损件。

    4.2.2.7 消尘系统

      泵解体、检查个零部件的磨损 、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测定泵的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检查泵的轴承的磨损情况,以及更换轴承;检查与调整泵的叶轮密封环、轴套 、压盖、轴封等各部间隙;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出料斗 、导料槽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3 检修、给料底板。

    4.2.3.4 更换全部叶轮爪、叶轮爪护板 。

    4.2.3.5 全面检修电气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 。

    4.2.3.6 防锈、防腐 。

    4.2.3.7 消尘系统

      更换叶轮  ;更换泵轴;泵体测厚、鉴定、作必要的修理;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

    4.2.3.8 检修内容可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适当调整。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5.1.1 检修前应根据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确定检修项目及检修内容,对技术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应编写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

    5.1.2 组织检修队伍确定专责检修技术员和检修技术负责人 ,并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设备的结构、原理 ,明确检修内容及技术标准。

    5.1.3 落实检修用备品备件、消耗材料,每种材料和备件都需要有合格证或检验单 ,并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5.1.4 所有检修项目都应填写检修任务书 ,并由检修负责人会同生产工艺负责人一起在现场逐项查对落实,对特殊情况作必要表记。

    5.1.5 针对检修中的重大问题 ,应提前制定出安全预防措施。

    5.1.6 校验检修用量具,准备好各种检修用工器具、专用机具 、记录图表等 。

    5.2 检修

    5.2.1 消尘系统用泵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25023-91《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

    5.2.2 叶轮驱动减速机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25032-91《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2.3 行走减速器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HG25033-91《蜗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2.4 车轮

    5.2.4.1 车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更换:

    1).轮有裂纹 ;

    2).轮缘磨损超过原厚度50% ;

    3).车轮端面均匀磨损或加工后超过原厚度的30%;

    4).主动轮磨损超过0.005D(D为车轮直径)时 ,应拆下加工修理 ,并要求两轮直径差小于0.005D;主动轮磨损至比原直径小10mm时,应报废。

    5.2.4.2 车轮轮面和轮缘在加工中发现铸造缺陷时,在下列范围内允许补焊:

    1).深度不大于轮围或轮缘厚度的20% ;

    2).面积不大于3cm² ;

    3).数量不超过两处。

    5.2.4.3 车轮装配面上的铸造缺陷在下列范围内时,允许用电焊补焊:

    1).深度不大于轮毂厚度的20% ;

    2).面积不大于2cm² ;

    3).数量为一处。

    5.2.4.4 各车轮与轨道面的接触应均衡接触,不翘角 。

    5.2.5 轨道

    5.2.5.1 轨道顶标高偏差用玻璃水平管检测不大于±5 mm  。

    5.2.5.2 轨道间距偏差用钢尺检测≤5 mm。

    5.2.5.3 轨顶面水平度偏差用玻璃水平管检测≤1/1000长度,且全长≤10 mm。

    5.2.5.4 两轨间顶面标高差用钢卷尺检测≤3 mm。

    5.2.5.5 轨道接头两端高低偏差用钢卷尺检测≤1 mm。

    5.2.5.6 轨道接头中心偏差用钢卷尺检测≤2 mm 。

    5.2.6 给煤机受煤台

    5.2.6.1 受煤台边缘必须与轨道保持平行,平行度±5mm,叶轮爪的下部与受煤平台高度为30mm。

    5.2.6.2 受煤台的边缘必须与叶轮轴中心运行轨迹(即轨道中心)保持平行,平行度±5mm,在安装角钢时,应以轨道平面和轨道中心定位,以保证尺寸的正确性 。

    5.2.7 给煤机

    5.2.7.1 落煤槽中心与皮带机中心偏差用钢卷尺检测≤5mm。

    5.2.7.2 叶轮爪、叶轮爪护板、导料槽磨损严重、已不能正常生产或不能坚持下一个检修周期时应更换。

    5.2.8 电气连锁

      电气连锁完好,保证给煤机启动时,其出料装置先启动 。

    6、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外观整洁,标志齐全。

    6.1.2 各部螺栓齐全,无松动。

    6.1.3 对所有的轴承、减速器,应保证足够的润滑。

    6.1.4 设备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检修符合工艺要求。

    6.1.5 检查给煤机的出料口,发现挂料及时清除。

    6.1.6 检查轨道上是否有遗留的工具、铁件或其它物品,应一律除掉,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杂物 。

    6.2 空载试车

    6.2.1 电气联锁系统试车 ,按启动程序,其启动和停车都符合电气联锁系统的设计要求。

    6.2.2 点动几次 。如运转正常,可连续运转 。

    6.2.3 所有紧固件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 。

    6.2.4 轴承润滑正常 、减速器 ,无漏油现象。

    6.2.5 空载试车时间为2h ,轴承升温不超过30℃。

    6.2 负载试车

    6.2.1 当空车试转两小时以后,无故障可进行负载试运,负荷试车时间为4小时。

    6.2.2 各部不应出现明显的振动和异常响声,如出现立即停车 ,查明原因,消除故障 ,重新试车。

    6.2.6 给料部位正确,排料正常 ,出力均符合要求。

    6.3 验收

    6.3.1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

    6.3.2 负荷运转4小时无异常现象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或查定能力。

    6.3.3 验收技术资料齐全

    a.完整、准确的检修记录 ,主要内容包括检修时间、劳动组织、检修项目、修前原始记录、更换零部件情况、设备改进情况 、材料变更、材料消耗及费用、检修后质量数据 、存在问题及下次修理的建议等 ;

    b.检修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

    c.试运转记录 ;

    d.结构尺寸,材质变更的审批文件。

    7 、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禁违章开停和违章操作。

    7.1.2 给煤机转子发生卡涩现象时,应停车处理。

    7.1.3 严禁在运行中松动或紧固转动部分的螺栓和附件。

    7.1.4 运行中严禁进行任何清理 、调整、检查等工作,以免发生危险。

    7.1.5 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7.1.6 泵在运转中 ,不在靠近转动部位擦抹设备 。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设备检修前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出手续(包括切断电源、清理物料、挂警告牌、“动火证”等) 。

    7.2.2 检修时必须做好信号传递工作 。

    7.2.3 检修用电动工具必须使用触电保护装置。

    7.2.4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7.2.5 对检修用起吊机机具 、工具进行严格检查 。起吊必须有专人指挥。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必须做好试车的各项准备工作 。

    7.3.2 试车应有专人指挥和专人操作 。

    7.3.1 试车应有组织地进行,并有专人负责试车中的安全检查工作。

    7.3.3 试车前,先调试电机旋转方向 。

    7.3.4 试车中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