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


  • 行业知识

    浮筒液位计原理与维护

    2025-02-10 15:05:13 家门口

    浮筒液位计原理与维护

    1、 浮筒液位计

    外观 :带外筒

    图片关键词

    外观:不带外筒

    图片关键词

    2 、 安装方式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3 、 测量原理:

    电动浮筒液(界) 位计可对工艺容器内液位或界位进行连续测量和就地控制 。该类仪表是基于浮力原理工作的, 当液(界) 位在零位时, 扭力管受到浮茼重量产生扭力矩(这时扭力最大)  、 扭力管转角处于“零” 度 ;当液位逐渐上升时, 浮筒在液体浮力的作用下, 也随着上升, 扭力管产生的扭力矩逐渐减小, 此时将其产生的转角ф由变送器转换成4~20mADC信号, 这信号正比于被测量液(界)位。

    (浮筒位移量非常小 , 毫米级 , 肉眼难以识别)

    图片关键词

    思考题 :浮筒液位计的内筒如果脱落, 会浮在液位上吗 ?

    当仪表液位显示为100%时, 工艺玻璃板式液位计只有50%,试分析原因。

    图片关键词

    4、 常见故障 :

    A.连通管堵:

    下连通管堵(包括下取压阀堵):

    这是最常见现象(液位长时间不变化,趋势曲线为直线 ,如超过上连通管则快速变为最大),取压管线较长 ,下连通管经常被管道内杂质堵塞,取压截止阀又关不严,因此在工艺空罐后方可检修。

    上连通管堵:现象(液位变化缓慢,与实际液位有差距)般为上截止阀没开或有盲板 ,多发生在大修很少出现后 ,或新装置,结蜡结垢挂壁现象出现过。

    B.外简有杂物进入

    内简体卡住:

    趋势现象(液位长时间不变化,曲线为直线时有发生、有时敲打外筒后恢复正常

    内筒体挂料:

    现象(液位指示变低或指示零下)出现情况较少

    C.内筒脱落 :现象(液位突然窜至最大)

    很少出现 , 液位剧烈波动时才有可能 。

    D.内筒破裂:现象(液位指示零下)

    腐蚀强的物料易出现 。

    E.被测介质密度变化:现象(液位指示与实际不符)温度升高造成密度变低, 浮力减小, 液位指示偏低(有时介质中含有杂质气泡) 。

    温度降低造成密度变大, 浮力增加, 液位指示偏高 。

    F.浮筒扭力管穿  :现象(仪表无指示或指示乱码)易发生在强腐蚀介质 , 或工艺设备内压力超过浮筒液位 。

    G.工艺罐内淤泥等杂质多(内浮筒) :现象(液位指示最大或长时间不动)  。

    H.测量信号线路问题:现象(液位指示零下)

    I.冬季冻凝:现象(液位长时间不变化, 趋势曲线为直线)浮筒发生冻凝不多。

    5、仪表检定:检定周期为一年。

    仪表精度均为0.5级。(即液位为0-1 00%,允许的误差为0.5%。例当前液位指示为50% ,实际液位即在49.5%-50.5%之间) 。

    6 、 仪表校验

    挂重法:取下浮筒内筒 , 用砝码代替内筒,标定浮筒表头是否准确。 首先用卡尺测量浮筒内筒直径, 计算出内筒体积, 再根据介质密度算出在0%、 25%、 50%、 75%、 100%

    液位时浮筒所受的浮力 , 内筒的重量减去所受的浮力, 即可得出当前液位所需挂的砝码重量。 此种方法为标准校验方法。

    水校法 :(现场校验) 关闭浮筒上下游截止阀, 保证无泄漏, 从浮筒外筒底部排放引出一软管, 软管另一端连接一玻璃管, 其高度与浮筒测量范围一致。 向外筒内注入被测介质, 观察玻璃管液位高度调整表头使其准确 。如介质更换为水, 因密度不同, 则要计算高度差 。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