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门口


  • 行业知识

    PID控制简述集合

    2022-03-22 14:00:10 家门口

    PID控制简述集合

      尽管不同类型的控制器,其结构、原理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控制规律只有三个:比例(P)控制 、积分(I)控制和微分(D)控制。这几种控制规律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场合是组合使用。如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等 。


    1. 比例(P)控制

     

      单独的比例控制也称“有差控制”,输出变化与输入控制器的偏差成比例关系,偏差越大输出越大 。实际应用中,比例度的大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比例度太小 ,控制作用太弱,不利于系统克服扰动,余差太大 ,控制质量差,也没有什么控制作用;比例度太大,控制作用太强,容易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变差,引发振荡 。


    对于反应灵敏、放大能力强的被控对象 ,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应当使比例度稍小些;而对于反应迟钝,放大能力较弱的被控对象,比例度可选大一些,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敏度,也可以相应减小余差 。


    单纯的比例控制适用扰动不大,滞后较小,负荷变化小,要求不高,允许一定余差存在的场合。工业生产中比例控制使用较为普遍。


    2. 比例积分(PI)控制


      比例控制是最基本的 、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最大优点就是控制及时、迅速。只要有偏差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但是 ,不能最终消除余差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单独使用 。克服余差的办法是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加上积分控制作用。


    积分控制的输出与输入偏差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这里的“积分”指的是“积累”的意思。积分控制器的输出不仅与输入偏差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偏差存在的时间有关 。只要偏差存在 ,输出就会不断累积(输出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一直到偏差为零,累积才会停止 。所以 ,积分控制可以消除余差。积分控制又称无差控制。


    积分时间的大小表征了积分控制作用的强弱。积分时间越小,控制作用越强;反之,控制作用越弱。


    积分控制虽然能消除余差,但它存在着控制不及时的缺点  。因为积分输出的累积是渐进的,其产生的控制作用总是落后于偏差变化,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干扰的影响 ,难以使控制系统稳定下来 。所以 ,实用中一般不单独使用积分控制,而是和比例控制结合起来,构成比例积分控制。这样取二者之长 ,互相弥补,既有比例控制作用的迅速及时 ,又有积分控制作用消除余差的能力。因此,比例积分控制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过程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多用于工业生产中液位、压力 、流量等控制系统。由于引入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弥补了纯比例控制的缺陷 ,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 。但是积分作用的引入,会使系统稳定性变差。对于有较大惯性滞后的控制系统 ,要尽量避免使用。


    3. 比例微分(PD)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对于时间滞后的被控对象使用不够理想 。所谓“时间滞后”指的是:当被控对象受到扰动作用后,被控变量没有立即发生变化  ,而是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比如容量滞后,此时比例积分控制显得迟钝、不及时。为此,人们设想 :能否根据偏差的变化趋势来做出相应的控制动作呢?犹如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即可根据偏差的大小来改变阀门的开度(比例作用),又可根据偏差变化的速度大小来预计将要出现的情况 ,提前进行过量控制,“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具有“超前”控制作用的微分控制规律。微分控制器输出的大小取决于输入偏差变化的速度。


    微分输出只与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而与偏差的大小以及偏差是否存在与否无关 。如果偏差为一固定值 ,不管多大,只要不变化 ,则输出的变化一定为零,控制器没有任何控制作用。


    微分时间越大,微分输出维持的时间就越长,因此微分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当微分时间为0时 ,就没有微分控制作用了。同理 ,微分时间的选取,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微分控制作用的特点是 :动作迅速 ,具有超前调节功能 ,可有效改善被控对象有较大时间滞后的控制品质 ;但是它不能消除余差,尤其是对于恒定偏差输入时,根本就没有控制作用 。因此,不能单独使用微分控制规律。


    比例和微分作用结合 ,比单纯的比例作用更快。尤其是对容量滞后大的对象,可以减小动偏差的幅度,节省控制时间 ,显著改善控制质量。


    4.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最为理想的控制当属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它集三者之长 :既有比例作用的及时迅速,又有积分作用的消除余差能力 ,还有微分作用的超前控制功能。


    当偏差阶跃出现时 ,微分立即大幅度动作 ,抑制偏差的这种跃变;比例也同时起消除偏差的作用,使偏差幅度减小 ,由于比例作用是持久和起主要作用的控制规律,因此可使系统比较稳定;而积分作用慢慢把余差克服掉。只要三个作用的控制参数选择得当,便可充分发挥三种控制规律的优点,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5. PID控制器调试方法


    5.1 比例系数的调节


      比例系数P的调节范围一般是:0.1--100。如果增益值取 0.1,PID 调节器输出变化为十分之一的偏差值 。如果增益值取 100 , PID 调节器输出变化为一百倍的偏差值 。


    可见该值越大,比例产生的增益作用越大。初调时,选小一些,然后慢慢调大 ,直到系统波动足够小时 ,再该调节积分或微分系数。过大的P值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持续振荡 ;过小的P值又会使系统反应迟钝。合适的值应该使系统由足够的灵敏度但又不会反应过于灵敏 ,一定时间的迟缓要靠积分时间来调节。


    5.2 积分系数的调节

     

      积分时间常数的定义是,偏差引起输出增长的时间。积分时间设为 1秒,则输出变化 100%所需时间为 1 秒。初调时要把积分时间设置长些,然后慢慢调小直到系统稳定为止 。


    5.3  微分系数的调节

     

      微分值是偏差值的变化率。例如,如果输入偏差值线性变化,则在调节器输出侧叠加一个恒定的调节量。


    大部分控制系统不需要调节微分时间。因为只有时间滞后的系统才需要附加这个参数,如果画蛇添足加上这个参数反而会使系统的控制受到影响 。 如果通过比例 、积分参数的调节还是收不到理想的控制要求,就可以调节微分时间。初调时把这个系数设小,然后慢慢调大,直到系统稳定。


     

    5.4  总结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根据被 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是理论计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据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理论计算确定控制器参数 。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数据未必可以直接用,还必须通过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 要依赖工程经验  ,直接在控制系统的试验中进行,且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 。


    PID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法。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其共同点都是通过试验 ,然后按照工程经验公式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都需 要在实际运行中进行最后调整与完善。


    现在一般采用的是临界比例法 。利用该方法进行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步骤如下 :


    (1) 首先预选择一个足够短的采样周期让系统工作;


    (2) 仅加入比例控制环节 ,直到系统对输入的阶跃响应出现临界振荡 , 记下这时的比例放大系数和临界振荡周期 ;


    (3) 在一定的控制度下通过公式计算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

     

    在实际调试中 ,只能先大致设定一个经验值 ,然后根据调节效果修改 。

     

    对于温度系统 :P(%)20--60 ,I(分)3--10,D(分)0.5--3


    对于流量系统:P(%)40--100 ,I(分)0.1--1


    对于压力系统:P(%)30--70,I(分)0.4--3


    对于液位系统 :P(%)20--80,I(分)1--5


    5.5  PID整定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 ,从小到大顺序查 ;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 。微分时间应加长 。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


    TAG: PID

  • XML地图